
骨骼系統小提案
人體骨骼由206塊大小、形狀、重量不同的骨骼所組成。骨骼透過自我強化的方式對於身體所受的壓力和拉力作出反應。假如不讓骨骼好好活動,骨骼會變得衰弱並且失去質量。當骨骼失去功能時,人體便無法支撐!
骨骼組織依其空間大小分佈主要分為兩種類型:海綿骨和緻密骨。這兩種骨骼組織在人體中的分佈和功能各有不同。海綿骨提供了骨髓的生產場所並具有彈性和較低的密度,而緻密骨則提供了結構的堅固支撐。這兩種骨骼組織的結合形成了人體骨骼的結構,使其能夠同時實現輕量化和強度。
骨骼系統的功能:
-
支撐身體:
骨骼提供了人體的主要支撐結構,使我們能夠保持直立姿勢並承受重力。
-
保護內臟:
骨骼通過形成骨架來保護內部器官,如頭骨保護大腦、胸骨保護心臟和肺部等。
-
製造血球:
骨髓是血液細胞的主要產生地點,包括紅血球、白血球和血小板等。這些血液細胞對於保持身體健康和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。
-
儲存無機鹽類:
骨骼是存儲重要礦物質的地方,尤其是鈣和磷。這些礦物質對於骨骼的健康和堅固至關重要,也對神經傳導、肌肉收縮和血液凝固等功能至關重要。
人體骨骼及附屬構造包含:
-
中軸骨骼:
含80塊骨頭,包括顱骨、脊柱、胸廓(胸骨+肋骨)、舌骨。這些是身體的重要支架,順著身體中軸線排列,而軀幹的大部分運動都是靠脊柱的活動才能進行。
-
附肢骨:
含126塊骨頭,分成上下兩個部分,上附肢骨包括肩帶(鎖骨+肩胛骨)、肱骨、橈骨、尺骨、掌骨及指股;下附肢骨包括骨盆、髖臼、股骨、髕骨、脛骨、跗骨、蹠骨及趾股。
-
關節:
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,依功能分成三種,不能運動的不動關節(如頭骨縫合、齒根)、可作有限運動的微動關節(如椎間盤、恥骨聯合),和可作自由活動的活動關節(如肩、髖、腕關節等滑液性關節)。
-
肌腱:
將肌肉與骨骼連接起來的一種纖維性結締組織。
-
韌帶:
為一種纖維組織,將兩塊骨骼拉在一起。
骨骼從生長到成熟後都不間斷的在進行重塑(Remodeling),而過程中其會受到下列因素控制:
-
鈣與磷的調節
-
維生素D
-
內分泌激素調節(生長激素、降鈣素、升鈣素及性激素)
-
壓力與重力
常見的骨骼系統症狀:
-
痛風(皇帝病)
這是一種急性的關節炎,是身體內普林(Purine)代謝異常的疾病,導致尿酸濃度升高。當體內產生太多的尿酸,或是身體不能有效將尿酸排出體外時,多餘的尿酸就會結晶沉積在關節(俗稱痛風石)造成急性發炎反應,導致病患劇烈疼痛或行走不易。
除了藥物治療外,建議平日應多喝水,每日飲水量務必維持在2000 C.C.以上,幫助身體排泄尿酸,同時預防腎結石。此外,也需降低高普林食物的攝取量,如甲殼類海鮮(蚌蛤、蛤蜊、干貝、蝦、蟹)、菇類(香菇、草菇、洋菇)、豆類(黃豆、黃豆芽)、酵母粉、小魚乾等。
芳香小提案:
(1) 使用丁香、甜馬鬱蘭和樟腦迷迭香精油,可以適度止痛,其中丁香還可降低尿酸。
(2) 使用絲柏、檸檬、杜松、迷迭香、月桂、芹菜籽精油,可以協助尿酸排出。
(3) 使用黑胡椒及薑精油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但急性發炎期間不宜使用,會使患處更加發熱。
-
類風濕性關節炎
由於自體免疫系統誤認而攻擊自身的滑液膜,導致滑液膜發炎及增厚,且會影響多個關節。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,而造成關節破壞的疾病。如果沒有好好控制,長期發炎將導致關節變形,無法行使日常生活所需活動。
芳香小提案:
使用純正薰衣草、檸檬尤加利及西洋蓍草精油,與山金車浸泡油或聖約翰草浸泡油,調成4~5%,塗抹患處以消炎止痛、平衡免疫。
-
骨關節炎
軟骨本為保護骨骼末端,避免骨骼互相摩擦,但因為過分損耗而逐漸消失,還可能出現骨刺或骨質增生的情況稱之為骨關節炎。常見原因有體重過重、年齡增長、關節損傷、關節結構異常、關節軟骨遺傳基因缺陷,或因工作、運動造成的關節壓力。
關關節炎依病程分第一期到第四期,前二期以止痛為治療策略,後二期則須考慮開刀置換人工關節。
芳香小提案:
使用天竺葵、薑、純正薰衣草及沒藥,與山金車浸泡油或聖約翰草浸泡油,調成4~5%,塗抹患處以消炎止痛、消水腫、促進循環。(如患處會發熱則不要用薑精油)
-
椎間盤突出
椎間盤的功能是作為兩塊脊椎骨的震盪吸收器,其中心為一種半液體狀、黏液軟骨質塊稱為髓核。此核心是由稱為纖維環的原纖維帶固定在正常位置。當椎間盤受到突然的重力、姿勢不良或經年累月的壓力時,會使椎間盤外圍的纖維慢慢突出,當中心的髓核被擠出來就會壓迫到神經,稱之為椎間盤突出症。
芳香小提案:
(1) 在急性期的時候,可以使用德國洋甘菊、西洋蓍草、白朱樹、純正薰衣草及甜馬鬱蘭精油,與山金車浸泡油,調製成10%,塗抹患處一週。
(2) 後續的保養期,則使用純正薰衣草、甜馬鬱蘭及迷迭香精油,與聖約翰草浸泡油,調製成3%,塗抹患處。